冀州素有“華夏第一州”之稱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,距北京300公里、黃驊港150公里;北依河北省第二大淡水湖--衡水湖;東臨京九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;106國道縱貫市區(qū)。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十分優(yōu)越。
兩千多年的文明史,為這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(chǎn),有漢唐時的舊城址、累累古冢,有造型別致、風格獨特的竹林寺,西堤北石塔、李三娘石磨。同時,依衡水湖建造的靈秀山莊景區(qū)與湖區(qū)碧波蕩漾、葦蕩鷺飛的景致相映增色,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閑環(huán)境。
冀州自1993年撤縣建市10多年來,一個現(xiàn)代化的小城市形象已初具規(guī)模。市區(qū)道路為方格網(wǎng)式布局,通衢寬闊,擁有迎賓大街、建設大街、興華大街、金雞大街、湖賓路、冀新路、和平路、信都路、長安路、滏陽路、開元路等11條主干道42公里,初步搭起“四縱七橫”的城市道路主體框架;城市供水普及率100%; 燃氣普及率95%; 集中供熱普及率82.6%。
冀州市之名淵源于古冀州。據(jù)《尚書-禹貢》記載,大禹治水后,劃華夏為“九州”,冀為“九州之首”。漢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始于此置信都縣和信都郡,隸冀州。三國時期,魏文帝黃初二年(公元221年)冀州州治移至信都,安平郡亦治信都,信都成為州、郡、縣三級治所,從此冀州與今冀州市開始聯(lián)系起來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廢信都縣,歸冀州直轄,屬真定府。中華民國二年(1913年)改冀州為冀縣。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冀縣改屬冀南區(qū)五專區(qū)。1946年2月,正式命名“冀縣人民政府”。1993年9月22日,冀縣撤縣建市,定名為冀州市。
冀州的歷史沿革:
冀州歷史悠久,它的歷史變遷,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,現(xiàn)依據(jù)歷史資料分上古冀州、信都冀州、直隸冀州、近現(xiàn)代冀州四個時段,對冀州的歷史沿革作概略介紹,為了解冀州歷史文化提供參考。
一、上古冀州:現(xiàn)冀州市境在我國上古時期為古冀州轄域。在中華文明創(chuàng)建的上古時期,古冀州位列九州之首,《禹貢》稱,冀州是九州第一雄都,有冠蓋九州之誘惑。九州的劃分,在我國古籍中記載頗多,說法不 一,現(xiàn)就其中較具代表性的說法介紹如下:一是黃帝劃九州。傳說四千年之前,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帶領部落在征服蚩尤、炎帝兩個部落之后,統(tǒng)一并定居中原,依山川大勢劃野分州;或說是黃帝后裔顓頊創(chuàng)建九州。二是大禹奠九州?!渡袝?禹貢》記載:唐堯時,洪水為害,湮沒九州,堯派大禹治水,禹以疏導之法“隨山浚川”而治水成功,因水毀州界,大禹“疆理天下,奠九州而正五服”,重新劃分九州之域。三是夏啟置九州。據(jù)傳說,大禹死后,他的兒子啟繼承為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,建立夏王朝。為便于管理居民,將夏的統(tǒng)治地區(qū)劃為九州,并聚天下之金屬鑄造九鼎,以記載夏王朝的功德,象征夏王為九州之主。
九州的說法, 名稱不一, 在《禹貢》、《爾雅》、《周禮》等多部古籍記載中,有夏制、殷制、周制三種說法:
一、《尚書·禹貢》記載的九州是:冀、豫、雍、揚、兗、徐、梁、青、荊;
二、《爾雅·釋地》中所載九州是冀、豫、雍、揚、兗、徐、幽、營、荊,相對于《尚書·禹貢》的說法,增加了幽州和營州,而沒有了青州和梁州;
三、《周禮·職方》記載的九州是冀、豫、雍、揚、兗、幽、并、青、荊,相對于《尚書-禹貢》的說法,增加了幽州和并州,而沒有了徐州和梁州。另外《尚書-堯典》還有十二州的記載,稱虞舜曾就禹所劃的九州,又劃出幽、并、營三州,合為十二州。無論是哪種說法,冀州都在其內,且列首位,可見冀州在上古時期的影響。
為什么將冀州排為九州之首,古代學者的論點是:第一、古冀州疆域最大。“冀,大也”。三代之冀囊括大河(指黃河)東北?!稜栄?釋地》記載:“兩河間曰冀”,所謂兩河間,據(jù)考證指清河(遼河)和西河(黃河)之間的廣闊地帶。《周禮-職方》記載:“河內曰冀州”,河內指黃河中下游以東、以北的較大區(qū)域。三面距河,西黃河,東雍河,北豫河,三河環(huán)繞,北接恒山,東西南三面距河以與鄰州為界。據(jù)《禹貢錐指》中對古冀州疆域的解釋,古冀州北至內蒙古陰山,北面的西頭到內蒙古托克托城,北面的東頭至柳城(今遼寧省朝陽市),東至遼河,西、南至黃河。范圍相當現(xiàn)在的山西省略帶河南省北部、河北省西邊半部、內蒙古陰山以南、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大部。第二、古冀州為帝都之地。相傳唐堯的都城平陽(今山西臨汾縣南)、虞舜的都城蒲坂(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)、夏禹的都城安邑(今山西解縣)都在古冀州境內。因此,《谷梁傳-楊士勛疏》指出:“冀州者,天下之中州也。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,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”,《爾雅-釋州國》指出:冀州:其地有險易,帝王所都。“冀州是古三代帝王建都的地方,王畿所在”,故而稱九州之首。第三、大禹治水首從冀起?!渡袝?正義》中解釋,冀州被列為九州之首是因為:“九州之次,以治水先后,以水性下流,當從下而泄故治水皆從下為始。冀州帝都,于九州近北。故首從冀起。”《漢書》中也說,“冀州,堯所都,故禹治水從冀州始。”總之,古冀州由于疆域廣闊、又是古帝王都城所在地,具有政治、地理優(yōu)勢,因而一直被列為九州第一位。
夏、商、周 上古三代的九州,影響深遠,凝結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情結。據(jù)傳夏朝(約前21世紀-前16世紀)和商朝 (約前16世紀-前1066年) 及西周(約前1066年-前771年)均沿襲了上古九州的劃分。
東周(前770年-前256年)分為春秋和戰(zhàn)國兩個時期,春秋時期北方戎狄縱橫河北,現(xiàn)冀州市境曾屬白狄的鮮虞國。公元前489年,鮮虞國為晉所滅?,F(xiàn)冀州市境為晉國的東陽地區(qū)。戰(zhàn)國時期,公元前295年,現(xiàn)冀州市境改屬趙國。
先秦時期,州只是傳說中的地方行政區(qū)劃制度,實際上并不存在,州作為地方行政區(qū)單位是從漢代開始的。
秦朝 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,實行郡、縣兩級制,劃天下為三十六郡?,F(xiàn)冀州市境屬巨鹿郡。
西漢至宋代,冀州的治所大多設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,所以將這一階段稱之為“信都冀州”。
西漢 西漢初實行的是郡(國)、縣兩級制;后改為州、郡(國)、縣三級制。高帝六年(公元201年),設置信都郡(地區(qū)級),治所設在信都,即現(xiàn)在冀州市的舊城。信都郡下設信都縣等諸縣,其中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了四個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舊城) 、 扶柳縣(今小寨鄉(xiāng)扶柳城一帶)、昌成縣(今碼頭李鎮(zhèn)南顧城村一帶)、辟陽縣(今安興村一帶)。信都郡和信都縣兩級治所都在冀州市舊城。
高后六年(前182年),高后封趙王張耳之孫(劉邦長女魯元公主之子)張侈為信都候,將信都郡改為信都國,治所仍在信都(現(xiàn)冀州市舊城),所轄區(qū)域沒有變化。在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仍設置四個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辟陽縣(今冀州市安興一帶)、昌成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。
公元前155年,漢景帝封自己的八兒子彭祖在信都為廣川王,改信都國為廣川國。廣川國的治所、所轄區(qū)域和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的四縣都沒有變化。武帝五年(公元前106年)開始設州,實行州、郡(國)、縣三級制。將全國劃分為冀州等諸州(相當于今省級,也稱刺史部。當時,州作為監(jiān)察機構巡行,無固定治所),冀州下轄魏、清河、巨鹿、常山四郡和廣川、趙、廣平、河間、中山、真定六國(郡、國屬于地區(qū)級)。廣川國治所在信都(現(xiàn)在的冀州舊城),領縣十七,即信都、辟陽、扶柳、昌成、下博、桃、觀津、東鄉(xiāng)、 、歷、高堤、平堤、武邑、廣川、南宮、東昌、西梁。在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仍設置四個縣, 即: 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辟陽縣(今冀州市安興一帶)、昌成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。
建昭二年(公元前37年)廣川國改稱信都國。信都國仍屬于冀州,信都國所轄區(qū)域與原廣川國相比沒有變化,且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的四縣也沒有變動,信都國和信都縣的治所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
新朝 行政區(qū)劃與西漢相同,實行州、郡、縣三級制。公元9年把信都國改稱新博,把信都縣改稱新博亭,治所都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。新博仍屬冀州,在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四個縣,即: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昌成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、樂信縣(今冀州市安興一帶)和新博亭(今冀州市舊城)。
東漢 東漢王朝,實行州、郡(國)、縣三級制,東漢初,州仍沒有固定治所,東漢后期,州的治所才開始固定下來。
建武元年(25年),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(相當于今省級,東漢初無固定治所),冀州下設信都、常山、中山、河間、清河、趙國、巨鹿、渤海、魏九個郡(國)。信都郡(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地區(qū)級)領信都、阜城、扶柳、南宮、經(jīng)、武邑、觀津、堂陽、武遂、下博、饒陽、安平、深澤十三個縣。信都郡和信都縣兩級治所都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?,F(xiàn)在的冀州市境內設置三個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辟陽縣(今冀州市安興一帶)。
永平15年(72年),明帝封自己的六兒子劉黨為樂成王,改信都郡為樂成國。樂成國仍屬于冀州,樂成國的治所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,在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了三個縣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辟陽縣(今冀州市安興一帶)沒有變動。
延光元年(122年),安帝封章帝之孫劉得為安平王,改樂成國為安平國。安平國仍屬于冀州,安平國的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三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阜城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,把原辟陽縣并入了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。延光年間,州的治所開始固定下來,冀州治所在高邑(今河北柏鄉(xiāng)縣北),冀州的下轄區(qū)域沒有變化。
中平元年(184年),安帝將安平國改為安平郡。安平郡仍屬冀州,安平郡治所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,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三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阜城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。中平年間,冀州州治遷于鄴(今河北臨漳縣鄴鎮(zhèn)), 三國 冀州屬曹魏,魏國實行州、郡(國)、縣三級制。
黃初二年(221年),魏國劃分為冀州等諸州(相當于今省級),曹丕將冀州的治所從鄴遷到了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,冀州下轄安平、趙國、巨鹿、平原、渤海、章武、河間、高陽、博陵、清河、中山、常山、樂陵等十三個郡(國)。安平郡下設信都等諸縣,安平郡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?,F(xiàn)冀州市境設了三個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、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、阜城縣(今冀州市南顧城)。信都成為州、郡、縣三級行政中心,從此冀州的名稱與今天冀州市的屬地有了更為緊密的聯(lián)系。
晉朝 武帝泰始元年(265年),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(相當于今省級),實行州、郡(國)、縣三級制,安平郡改為安平國。冀州下轄包括安平國在內的諸郡、國(地區(qū)級),冀州的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。安平國下轄信都、下博、廣宗、經(jīng)、觀津、武邑、武遂、扶柳八縣,安平郡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兩個縣,即:信都縣(今冀州市舊城)和扶柳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。
太康五年(284年)安平國改為長樂國。長樂國的治所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,轄區(qū)和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設置的兩個縣都沒有變化。晉惠帝之后(東晉十六國時期),北方的鮮卑、氐族等少數(shù)民族入主中原,冀州先后屬后趙、前燕、前秦和后燕,隨所屬國家的變換,冀州的治所經(jīng)常變動。后趙時期,將州治自信都遷至鄴(今河北臨漳縣鄴鎮(zhèn)),前燕鮮卑族慕容俊將冀州治所遷于房子,前秦時將冀州州治遷于鄴,后又將冀州治所遷至信都,至后燕慕容垂沿襲下來。
南北朝 冀州先后屬北魏、北齊、北周,三代均實行州、郡、縣三級制。北魏時(396年)將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(相當于今省級),冀州轄長樂、武邑、渤海三郡,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。長樂郡(相當于今地區(qū)級)下轄信都、扶柳、堂陽、棗強、索蘆、廣川、南宮、下博等八縣,長樂郡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。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,治所在冀州舊城。信都為州、郡、縣三級治所。北齊、北周兩時期全國的州、郡、縣的劃分沒有變化。
隋朝 前兩年實行州、郡、縣三級制,文帝開皇三年(583年)廢掉郡一級,實行州、縣兩級制。分全國為冀州等諸州(地區(qū)級),冀州下轄十二個縣,即信都、堂陽、衡水、棗強、武邑、 、南宮、武強、鹿城、下博、阜城、斌強。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,現(xiàn)冀州市境只設信都一縣。開皇六年分信都縣,設置長樂縣(今冀州市舊城);開皇十六年分長樂縣,設置澤城縣(今冀州市扶柳城)。隋煬帝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,改行郡、縣兩級制,冀州改為信都郡,轄域未變,郡治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同時,信都縣和澤城縣均并入長樂縣。
唐朝 實行道、州、縣三級制。唐初分天下為河北道等十道(省級),河北道下轄冀州等諸州。冀州(曾改稱魏州或信都郡)下轄信都、堂陽、南宮、棗強、武邑、衡水、 阜城、 、武強九縣(后改轄六縣),州治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。現(xiàn)冀州市境只設信都一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。
唐高宗龍朔二年(662年)改冀州為魏州,州治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咸亨三年(672年)復名冀州。唐玄宗天寶元年 (742年) , 改為信都郡。
唐肅宗乾元元年(758年)罷郡復為冀州,所領縣由九個改為六個,即信都、南宮、堂陽、棗強、武邑、衡水等六縣。唐哀帝天佑二年(905年),改信都縣為堯都縣。
五代(梁、唐、晉、漢、周) 各朝均實行道、州、縣三級制。將轄域分為河北道等諸道(省級),河北道下轄冀州等諸州,冀州(地區(qū)級)下轄信都等諸縣,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 。 現(xiàn)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(今冀州市舊城)。五代時,冀州多戰(zhàn)事,“梁兵取冀州,李克用救之。契丹攻冀州,周兵拒之。自唐末亂離,群豪竟起,兵連禍連,血戰(zhàn)數(shù)年。
宋朝 實行路、府(州)、縣三級制。分天下為河北東路等十五路(省級),河北東路下轄冀州等諸州(地區(qū)級),冀州下轄信都、南宮、棗強、武邑、 、衡水、阜城七縣,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?,F(xiàn)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。南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年),冀州歸屬金國。金太宗天會七年(1129年)仍設置冀州(地區(qū)級,也稱安武軍)。冀州治所仍在信都(今冀州市舊城)。冀州屬河間府(省級與地區(qū)級之間的一級行政機構),隸河北東路(省級)。貞佑元年(1213年)蒙古兵攻占冀州。
三、直隸冀州
元、明、清三代,冀州作為陪輔京都的“畿內巨州”,一直為路(元)、府(明)、布政司(清)直轄,故稱之為“直隸冀州”。
元朝 實行路、府、州、縣四級制,將全國分為真定路等諸路(省級),冀州(地區(qū)級)直屬真定路(跨過了府一級) , 隸屬燕南河北道(省級)。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,冀州下轄信都、南宮、新河、棗強、武邑五縣?,F(xiàn)冀州境內只設信都一縣。
明朝 實行府、州、縣三級制。將全國分為真定府等諸府(省級),冀州(地區(qū)級)屬真定府。冀州下轄棗強、武邑、南宮、新河四縣(洪武二年,即1369年,廢除信都縣,歸冀州直轄),冀州治所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,現(xiàn)冀州市境直屬冀州。
清朝 實行府、州、縣三級制。雍正二年(1724年)冀州升為直隸州,直屬朝延布政司所轄。冀州下轄南宮、新河、棗強、武邑、衡水等五縣,州治在信都(今冀州舊城),現(xiàn)冀州市境直屬冀州。
四、近現(xiàn)代冀州
民國三年(1914年)裁撤直隸州冀州,設立冀縣,屬直隸省的冀南道(地區(qū)級),第二年改屬大名道(地區(qū)級)。民國十七年(1928年)廢道一級,冀縣隸屬河北省。民國二十五年(1936年)屬南宮行政區(qū),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,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(qū)。民國二十七年(1938年)4月15日,冀南軍政委員會成立,冀縣設抗日民主政府。民國二十八年(1939年)2月9日,日軍侵占冀縣。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民國冀縣政府自行消亡。
1941年8月15日,冀縣屬中國共產(chǎn)黨晉冀魯豫邊區(qū)的冀南區(qū)十四專區(qū)。1942年“四”二九后,歸冀南六分區(qū)領導。 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 冀縣改屬冀南區(qū)五專區(qū)。1946年2月,各邊區(qū)及交叉村分歸原屬,恢復舊縣治,冀南行署正式命名“冀縣人民政府”,并歸五專署領導。
1948年9月26日,華北人民政府成立,冀縣屬華北行政區(qū)冀南五專區(qū)。1949年8月1日,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,冀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(qū)。1952年11月7日,冀縣改屬石家莊專區(qū),1958年12月20日,撤銷冀縣并入衡水縣(亦屬石家莊專區(qū))。1961年7月9日,衡水大縣分開,冀縣、棗強劃出,合為冀縣。1962年1月1日析冀縣為冀縣、棗強兩縣,冀縣仍為原建制。同年6月27日復置衡水專區(qū),冀縣仍屬衡水專區(qū)。 1970年衡水專區(qū)改為衡水地區(qū),冀縣依然屬之。1993年9月22日,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,冀縣撤縣建市(縣級市)。1996年7月10日,衡水地區(qū)改為地級衡水市,冀州市依然屬衡水市至今。